Nakamichi 真空管立體聲揚聲器 Music Tube開箱使用分享
Nakamichi 品牌與產品精神綜合介紹
Nakamichi….玩音響比較久的朋友就知道這是一個歷史相當悠久的Hi-End品牌..
不只是家用音響, 他們的汽車音響可是頂級中的頂級呀..
比較新進的玩家可能不太清楚Nakamichi的品牌歷史,下面簡單的介紹一下..
⾃Nakamichi 中道音響創辦⼈中道悅⼆先生於 1948 年成立個⼈研究所開始,便專注於當代高科技音響技術研究。
在日本帝國海軍從事聲納研究的中道先生,退役後投入當時最先進的電磁讀取技術,藉由高超的研發實力與技術,成為當時極為重要的錄音帶讀寫磁頭技術持有者,不僅為其他音響大廠提供零組件,更以此為基礎成立千代田理研以及我們所熟知的 Nakamichi 中道研究所,以高單價磁帶錄音機為主要產品,風靡一時。
爾後 Nakamichi 挾其高端音響技術優勢,進攻 CD 播放器與車用音響,以絕不妥協的日本職人精神,打造技術、品質皆極為優秀的產品。
還原最真實的音樂現場演出,拒絕不自然的音色渲染
Nakamichi 中道音響相信,唯有能真正還原現場音樂聆聽感受的系統,才是最好的設備。
因此Nakamichi 不玩音色渲染、過分強調部分頻段的伎倆花招,所有音響產品都從技術理論出發,研究出最適合的結構設計,再以最合適的用料打造出能傳遞最真實的音色,真正還原音響現場演出的耳機音響系統,讓你能享受如臨現場的音樂饗宴。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Music Tube這項產品相當特別, 甚至可以說目前市面上應該沒有同級的競爭對手..
大家一定會覺得好奇, 藍牙喇叭現在已經很普遍了 , 為什麼我會說Music Tube沒有同級的競爭對手呢?
仔細看看, 上面可是有兩根真空管呀 , 以我對Nakamichi的認識, 這可不是裝飾用的喔
多了這兩根真空管對聲音的潤飾, 聲音更加的溫潤, 有厚度..
看到包裝就知道這產品的用心
在包裝上印有產品的各項特色
除了用真空管來潤飾音色之外, 多樣化的輸入方式與全方位的單體配置更是Music Tube使用方便且好聲的關鍵..
這一顆喇叭可是內含了高音x2 , 中音x2 , 低音x1共五顆單體呀..
內包裝保護的相當好, 這算是一個產品最基本的要求..
其實光是看到Nakamichi這個牌子我就很有信心了 , 根本不用懷疑他們產品
喇叭一拿出來, 這個質感讓人光是用看的又喜歡呀..
lifestyle就是外觀與功能要能完全融入到家庭環境中 , 這個外觀不管是擺在什麼地方都能令人滿意呀..
上方除了左側兩根真空管外, 右測分別是音量 , 音效與聲音輸出切換..
拉近看一下, 細部的質感也很好
上方是耳機音量調整旋鈕..
下方兩個復古的撥桿左邊是音效的調整, 共有三種音效可以調整, 最上方是低音加強, 在聽電音或重金屬音樂時開啟 , 低音的效果絕對讓人滿意..
中間是normal正常模式..
而下方是 3d立體聲音效, 加強空間感
Music Tube揚聲器也可以簡單的利用NFC來配對喔..
只要手機或播放器有NFC , 一靠近揚聲器就能馬上配對, 相當方便..
揚聲器正面右下角有兩個旋鈕, 左邊是訊源的切換..
右邊是主音量旋鈕..
正面左上方為品牌Mark , 左下方的主開關也用撥桿設計
這產品的設計融合了現代與復古..
接著翻過來看看背面, 看到這裡其實讓我嚇了一跳, 它竟然是有內建USB DAC , 可以直接連接電腦的USB
就可以讓電腦的音訊進到Music Tube中的DAC來解碼, 藉此來提升音質..
這也是藍牙喇叭中較少見的功能..
另外它還有MM放大功能, 可以接上黑膠唱盤
旁邊還設計有接地線的功能, 光是從這些細節就可以看出雖然這是一個符合現今技術的新產品 , 但仍舊保有Hi-End精神近乎苛求一絲不茍的設計..
Music Tube同時支援6種播放模式, 除了上面介紹的USB輸入與MM放大功能輸入外
內置藍牙APTX高頻編解碼可以傳輸16bits 44.1K 或 16bits 48K , 重現CD級品質音效 , 只要簡單的與手機或是播放器藍牙配對就可以輕鬆播放音樂..
另外還支援3.5mm AUX有線輸入 , NFC連接與耳機連接, 各類型的傳輸都能用上,絕對是家居必備
Music Tube的電源供應器也是白色, 與揚聲器本體能完美的搭配..
因為用了真空管, 所以在使用時必需特別注意, 這個地方可是碰不得呀
雖然有用了保護罩, 但是真空管發出的高熱還是要小心不要讓手直接去碰觸到..
電源打開後, 真空管亮起了迷人的光芒..
除了實質潤飾音色的功用外, 視覺上也是一種享受
在寸土寸金的家居空間中, 能擺一大套音響的家庭畢竟是少數..
像Music Tube揚聲器這樣能兼顧聲音, 體積及美觀的產品相當適合想擁有較高品質聲音的小家庭
就算沒放音樂時也能是家中一個美觀的擺飾..
ps.補充一下, Music Tube是有附上腳架的, 不過因為高度的關係, 我要放置的地點不夠高, 所以沒裝上腳架使用..
這可以看用家的需求來調整..
看到下面這張原廠的介紹圖就可以知道Music Tube內部單體的配置..
一點都不馬乎 , 從這邊我看不出它的分頻點是設在多少hz , 不過使用了三種不同尺寸的單體來發聲, 如果分頻點設的好, 一來可以減低單體的負擔, 二來可以有更好的頻段分布..
實際聽起來也是這樣, Music Tube揚聲器體積不大, 但它發出的聲音真的不像是這麼小的體積所發出來的..
不只是音量, 還有整體平衡的金字塔型頻段分布, 再加上真空管對音色的潤飾, 這是我近幾年來聽過這種單件式藍牙揚聲器中最舒服的..
3種音效提供給用家不同的選擇, 我自己比較老派, 還是喜歡原音..
這就看用家自己的選擇了..
我試放了幾種不同類型的音樂, 個人覺得Music Tube聽人聲及弦樂特別好聽
應該是真空管的偶次諧波帶來的加分吧..
不大的體積, 卻能帶來超乎體積的規模感..
多樣化的訊源輸入, 帶給用家十足的便利性
Nakamichi Music Tube是我近幾年來用過最方便且最好聲的單件式揚聲器產品..
不愧為老牌音響廠家的出品..
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到官網看看介紹..
產品網頁連結: Music Tube揚聲器
與大家分享..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的話 , 希望能幫我在文章左上角點個讚 , 也歡迎加入basic的生活日記粉絲團 , 可以接收更多新的訊息,謝謝
延伸閱讀:
Acer Swift 5 SF514-54GT-729E , 10代I7 1065G7 CPU開箱使用分享
Merrell Gore tex黃金大底戶外健行鞋開箱分享(登山)
s10系列升級android 10囉..台版 , 這次的速度很快..
Nespresso Essenza Mini膠囊咖啡機開箱 , 分享
Samsung Galaxy active2智慧型手錶開箱使用分享
延伸閱讀
- Samsung Galaxy Watch也可以跟Vivo當好夥伴(教你怎麼將vivo手機與galaxy watch配對)
- 初探VIVO X200 PRO , 十足的影像旗艦
- VIVO 50W無線充電座開箱使用分享
- 使用了兩個星期後 , 來說說VIVO Funtouch OS跟Samsung One UI有甚麼不一樣?(使用三星的朋友可以參考一下)
- 碳纖保護殼大廠Pitaka qi2磁吸車充架開箱使用分享(三星跟蘋果推薦 , 但vivo不建議)
- 桌上型三合一qi2磁吸充電座(可同時充手機,手錶 , 耳機)開箱使用分享(三星跟蘋果推薦 , 但vivo不建議)
- 2024年末影像旗艦VIVO X200 PRO開箱使用分享
- 小米電動打氣機2 PRO開箱使用分享(超級快 , 超猛 , 比打氣機2又快2.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