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on終於擠牙膏擠出全幅無反了 , EOS R開箱分享
Canon擠牙膏擠了很多年 , 終於肯推出全片幅的無反了..
它的定位並不像Nikon的Z7一樣一開始就定位在高階機種
依照Canon的定位來說 , EOS R應該是定位在6D2跟5D4中間的機種..
其實我從5D3換到EOS R是有點猶豫的 , 在拍照的操作上可能是降級..
兩年前我之所以沒從5D3換5D4主要是除了錄影外 , 5D4在拍照上並沒有讓我有非換不可的感覺(從5D2換5D3就真的是非換不可 , 對焦實在是差太多了)
既然都不想換5D4了 , 怎麼這次會想試試看換成EOS R呢?
當然最主要還是重量與體積的問題 , 近幾年真的是因為重量的關係 , 越來越懶的帶單眼出門了..加上手機的拍照也真的是越來越好 , 生活記錄算是堪用
當然要拍好照片還是非單眼不可 , 手機還是差太多了..
就衝著體積,重量與4k錄影 , 來試試看EOS R怎麼樣..
有了念頭 , 當然一如以往 , 很快就入手了(我5D2跟5D3都是上市第一天就入手了)
首購直接送轉接環 , 這也真的是一大誘因 , 家中有一堆EF鏡 , 可以無痛直上..
風格不一樣的黑色箱子..
裡頭的用料相當簡單 , 感覺是節省成本
箱子裡的所有東西 , 跟以前比少了一本厚厚的中文說明書呀 , 只能上網下載PDF檔了..
鎂合金機身 , 質感算是不錯..
但我實在是看不習慣這個軍艦部 , 小小方正的造型感覺就是比較LOW..
不過因為沒有五稜鏡的結構 , 所以縮小體積也是必然的..
再看一次這個小小的軍艦部 , 少了氣勢感..
初代R系列..看到了這個R..也不難想像CANON對這個機器也寄予厚望 , 因為R這個字往往代表的是高階 , 高性能呀..
這個區域跟5D系列就有比較大的區別了 , 真的需要好好重新適應一下
好處是它的手把設計是目前無反相機中最好的 , 握起來跟5D系列差不會很多
雙肩的操作與5d系列大不同 , 實體按鍵大幅減少 , 意謂著操作一定是要進選單或是用組合鍵了..
小小的上方螢幕也是一個比較不習慣的地方 , 而且power off竟然還會顯示模式(只要放入電池就會顯示了)
小搖桿 , 大轉盤都沒有了..
多了一個觸控條 , 不過我目前為止還不知道這個觸控條該設成什麼功能好?(原本預設是關)
裡頭可以選的好像都不是我要的
背面左方的按鍵也全沒有了..機身寬度因此而縮減..
多了可翻轉螢幕
側面的厚度真的比5d系列要薄很多..
還好手把處沒有縮水
這裡又是一個缺點了 , 只有支援單卡..
我以前習慣RAW存CF , JPG存SD , 現在不行了..
以前如果一張卡壞了 , 或是一張卡拿出來放在讀卡機忘了裝回去還沒關係 , 反正還有另一張可以用..
只有單卡設計就真的要小心一點了 , 我是比較不擔心卡壞了 , 但是我還蠻常把卡插在讀卡機上忘了裝回相機就把相機帶出門的 , 那就悲劇了..
還是要在包包內另外再放一張比較保險..
為它準備這張卡 , 應該很夠用了..讀100mb/s , 寫90mb/s..
為什麼是micro sd而不是sd?反正可以轉接有差嗎?
micro sd的用途廣多了..
單機身+記憶卡+電池+機身前蓋的重量是672g..
比5d3單機身重量輕了兩百多克..
但實際使用上還有這兩百多克的優勢嗎?別忘了若是要使用原本的EF鏡還得要加一個轉接環..
那….轉接環多重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看一下轉接環的包裝
喔喔 , 竟然還有一個小包
質感比機身的包裝還好呀..
感覺好像一個餅乾鏡一樣
金屬接口 , 質感不錯..
加上轉接環及前蓋後是779克..
喔喔 , 感覺重量優勢越來越小了..
接上50 1.4試試..
感覺鏡頭好像變長了 , 其實是因為多一截轉接環的關係..
請注意 , 我的電源是在off喔 , 但是小螢幕上有個P…只要裝上電池就一直亮著..
噹噹…翻轉螢幕..
高低角度及自拍時很好用呀..
習慣DC的人用來取景也很好用 , 只是我是拍傳統單眼習慣的人 , 還是喜歡用觀景窗取景..
選單跟5D系列不一樣 , 還需要適應一下..
先把基本設定搞清楚才能出門拍照呀..
外出隨便試拍一下..
對焦的感覺還不錯 , 只是快門聲實在是超沒fu的呀..
未來無反的世界 , 看來要適應一下這個沒fu的聲音了..XD
有朋友問我 , 為什麼我不買SONY A7III?
也沒什麼特別的原因 , 就只是因為我的CANON鏡頭眾多 , 轉接到SONY上的對焦速度雖不然說悲劇 , 但就是有感的慢..
但..現在有了EOS R , 轉接後的速度感覺就跟在5D3上一樣 , 所以這也就是很多用EF鏡跳去A7 III的用家都說要再跳回EOS R的主要原因..
EOS R手感好 , 用本家鏡頭對焦速度快 , 就算是錄影功能跟連拍速度輸A7 III , 但……….搭配上EF鏡的感覺就是比轉接到A7 III上好..
畫質 , 功能並不輸自家的5D4..那…..怎麼選擇應該很好挑吧?
與大家分享..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的話 , 希望能幫我在文章左上角點個讚 , 也歡迎加入basic的生活日記粉絲團 , 可以接收更多新的訊息,謝謝
延伸閱讀:
全家便利商店休眠動物園第二波
台東gogoro友善充電點–蘇小吃部
台東gogoro友善充電點–青蔦菓子咖啡
兆豐銀行推出新的gogoro聯名卡囉…
很有愛的台東Gogoro 2 plus改裝第四彈-鋁合金服貼版腳踏墊
New Balance MRL996ND 開箱分享
很有愛的台東Gogoro 2 plus改裝第三彈-小東西墊片,但卻很重要
筆較厲害-Galaxy Note9開箱完整評測(藍牙搖控S Pen , 防水 , 智慧場景辨識 , 雙鏡頭 , 雙光圈)
延伸閱讀
- Samsung Galaxy Watch也可以跟Vivo當好夥伴(教你怎麼將vivo手機與galaxy watch配對)
- 初探VIVO X200 PRO , 十足的影像旗艦
- VIVO 50W無線充電座開箱使用分享
- 使用了兩個星期後 , 來說說VIVO Funtouch OS跟Samsung One UI有甚麼不一樣?(使用三星的朋友可以參考一下)
- 碳纖保護殼大廠Pitaka qi2磁吸車充架開箱使用分享(三星跟蘋果推薦 , 但vivo不建議)
- 桌上型三合一qi2磁吸充電座(可同時充手機,手錶 , 耳機)開箱使用分享(三星跟蘋果推薦 , 但vivo不建議)
- 2024年末影像旗艦VIVO X200 PRO開箱使用分享
- 小米電動打氣機2 PRO開箱使用分享(超級快 , 超猛 , 比打氣機2又快2.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