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PER X cloud mix電競耳機開箱測試分享(可有線/藍牙無線 , 耳麥可拆)
雖然我在最近十年大多是分享一些3c類的文章較多
但是認識我久一點的朋友就知道我本身很喜歡聽音樂,玩音響20年了 , 在音樂方面比較講究..
聽音樂的工具除了音響之外, 耳機也是大多數人聽音樂的工具..
“以耳機為師”這句話我已經聽了二十多年了 , 為什麼呢?
耳機因為沒有空間影響的因素,所以應該有最準確的頻段分佈..
沒有空間帶來的頻段扭曲(如駐波…..等)
但耳機也有許多等級上的差異,要使一組耳機發出好聲音雖然比音響系統簡單,但也可能不是件簡單的事(聽起來好像很矛盾)
為什麼我說也可能不是件簡單的事呢?因為除了要有一付好耳機外,前端的搭配也相當的重要..
訊源(包含播放器,dac),耳擴 , 線材都會影響聲音的表現..
一副好的藍牙耳機就可以屏除前端搭配的問題,只是簡單的播放音樂就可以了..
的確是輕鬆多了..
咦?我今天好像是要開箱電競耳機耶,怎麼講了這麼多聽音樂的事..
誰說電競耳機就不能聽音樂?
不但可以聽音樂,而且還不錯呢..
Cloud MIX 是一款經過 Hi-Res Audio 認證的耳機,以 10Hz 至 40kHz 頻率範圍帶來豐富的高解析音質。聽見遊戲中音效的深度和細節,沉浸於聲音帶給您的娛樂之中
能好好聽音樂的耳機,我相信在遊戲中更可以帶來音效的享受..
今天就要跟大家分享金士頓新的電競耳機 Cloud Mix , 它不但可以藍牙無線,也可以有線連接..
我個人相當欣賞Cloud Mix的一點是它的外觀不像一般電競產品一樣五光十色,張牙舞爪,一副就是我很像很厲害的樣子..
Cloud Mix的外觀就像一般聽音樂的耳機一樣,讓你平常戴出門也不顯突兀 , 隨時可以享受藍牙無線所帶來的便利性..
若要享受更好的音質,也可以接上耳機連接線,就可以有Hi-Res Audio 認證的效果 , 雙音腔技術與 40mm 單體帶來了豐富的音樂表現
配戴上也相當舒適,不會有明顯的夾頭感..
就算一次配戴一小時以上仍然很舒服
冠上了HYPER X這個代表了高階電競的品牌,代表的是高端的表現與品質
高質感也可以從它的包裝看的出來..
不過耳機是拿來聽的 , 不是拿來看的 , 雖然外觀是有加分效果 , 但還是要耳聽為憑..
看到HYPER X就知道…..我有很好性能的感覺..
皮質的頭帶
上面也不忘刻印上了招牌HYPER X..
大耳罩上也有H X的Mark , 強調出它的性能..
就算不看HYPER X這個牌子 , Cloud Mix耳機本體的質感就會讓你覺得這就是一副高檔耳機,質感相當不錯..
柔軟且具韌性的人造皮革和緊實的記憶泡棉,使 Cloud MIX 即使在長時間配戴下依然舒適。堅固的鋁製框架,能夠耐受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耗損。
Cloud Mix的雙音腔設計把中高音與低音分開可以有效降低失真帶來更好的音質..
振膜是耳機發聲核心,對音質起決定性作用。
振膜尺寸越大,聲音表現就越好,Cloud Mix的單體尺吋是40mm,帶來更好的低音表現 , 更大的尺寸,讓你喜歡的音樂細節豐富,又充滿了爆發力。
在耳機的本體上也設有可以簡單操作的按鈕,電源鍵與音量控制,充電孔在一邊
麥克風接孔與線材連接孔在另一邊
雖然有線連接可以帶來更好的音質,但是我個人比較偏好使用藍牙連接
原因無它,就是因為方便,外出時只要簡單的跟手機藍牙連接配對好就好了
內建耳擴與dac,讓用家也不用擔心是否前端會搭配不好..
一切就是方便可以享受聲音 , 也不用怕去扯到線材 , 不管使玩手遊,看影片或是聽音樂 , Cloud Mix都是你的最佳夥伴
輕易的就可以與手機高音質連接傳輸..
頭帶內部的高品質海綿相當柔軟 , 戴在頭上還蠻舒適的 , 我的頭圍約是61~62cm左右
頭帶兩側的彈性不錯.. 我自己連續戴一個半小時也不會有夾頭的不適感..
重量約是266g, 不會太重..
靈活可拆的麥克風經由 Discord 和 TeamSpeak™ 認證,相容於 Skype™ 和 Mumble。在藍牙模式下,您可以將吊桿麥克風拆下,使用內建的麥克風,更方便行動。
試聽:
上面有說過 , 對於音響器材來說 , 外觀是加分效果而已 , 但是最主要的還是聲音
如果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也沒有用
Cloud Mix的外觀讓人看了就有加分的效果
但是聲音呢?
讓我們實地的來聽聽看它的表現吧..
試聽之前當然要先說明一下參考器材與對照組..
參考器材:
因為是藍牙耳機,我也模擬一般人會使用的情形 , 此次我用了huawei mate 20x當訊源..(就一般的手機,不拿更高級的前端了)
對照組:
同樣的找了幾支耳罩式耳機與耳道式耳機來比比看..
耳罩式……
這個…….拿這幾支會不會太欺負人呀?
分別是ATH-W1000 , W11R , W2002 , AD2000
其中除了AD2000是開放式耳罩外 , 其餘皆是密閉式耳罩..
耳道式….
因為我個人偏好Westone家的聲音與舒適性 , 所以這裡全是Westone的產品
包括UM PRO50與W40..
約是兩萬元級..
還沒比較之前 , 光是看到上面這些對照組 , 大家一定會覺得不用比了嘛…..這到底是要比什麼?根本是雞腿比XX….
而實際上真的是這樣子嗎?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基本上對照組都是萬元以上等級 , 並不是一定要Cloud Mix越級挑戰 , 而是我手邊剛好有這些耳機 , 也能大致的比對一下Cloud Mix的實力大概到什麼地方
以下試聽我不會特別指出是與哪一支耳機比對 , 我只分享Cloud Mix的部份 , 指出它的優點與還能進步的地方(不一定是缺點 , 畢竟它的對手至少都是幾倍以上身價)
試聽:
在開始試聽之前 , RUN足了100小時才開始認真聽
這期間也偶而試聽一下 , 觀察期間聲音的變化 , 基本上隨著時間增長能覺得聲音變的更寬鬆..
用電腦當訊源時使用NAS裡的Audio Station播放 , 手機播放時也是用DS audio播放 , 使用一般常見的電腦訊源與手機來播放比較..
以下為方便截圖 , 使用手機截圖..
卡拉揚與幕特合作的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
與參考耳機比起來 , Cloud Mix的音場表現相當不錯 , 寬且層次表現分明..
動態十足,可見Cloud Mix內部的耳擴相當夠力
由於耳擴夠力,所以我也可以推測它用於電競時的暫態反應一定也很不錯,槍林彈雨或是定位都能相當好..
中低頻量感夠 , 但飽滿的程度略不如AD2000
幕特的琴音獨奏時的琴腔共鳴木頭味稍減..但基本上不與參考耳機相比 , 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對的地方..頻段分佈正確,有好的開始
Stereo Sound測試片..
主要是測歌劇中的人聲 , 渾厚度與定位 , Cloud Mix聽起來定位與前後層次感也很好..我在想這應該是電競時要很清楚對手定位的特性吧..
但聲音的厚度若是能再厚一點會更好..
弦樂齊奏時的整體厚度稍有不如參考耳機
名琴的饗宴這張片子的琴音相當美..
提琴的木頭味十足 , 若是聽起來覺得有任何的尖 , 瘦那一定是錯的..
琴音彷彿是抹上了一層蜜 , 甜而不膩..
不管聽了幾次總是有一種幸福感..
與參考耳機比起來,Cloud Mix上面塗的蜜薄了一點,但是一樣的真實可靠..
帕爾曼的paganini小提琴協奏曲..
不同於海飛茲的炫技 , 帕爾曼帶給我們的是豐富的情感..
如果你不知道帕爾曼的情感是什麼?聽一曲”辛德勒的名單”大概就能清楚為什麼我說”帕爾曼的情感”
就算不了解電影情節也沒關係 , 絲絲入扣的琴音已經能告訴聆聽者這故事要表達的是什麼..
音樂雖是聽覺 , 但就算是同一首曲子不同的演奏家來演奏仍能給人不同的畫面..
在Cloud Mix的詮釋下 , 感覺像是30歲的帕爾曼 , 較為平鋪直敘,直來直往..
如果你問我上面參考耳機中哪一款的情感刻畫最深 , 耳罩式我會選w2002 , 耳道是我會選um pro50 , 當然w60會更好 , 但超過三萬的價格在此我就不列入比較了 , 免得無限上綱..
Cloud Mix少了一點情感,但絕對真實..
Accuphase測試片 , 這一片是絕版品 , 裡頭的錄音都是非常棒的..
尤其是弦樂的部份 , 弦樂聽起來要美一定要豐厚..
齊奏時一整片的襲來 , 一波波像浪潮般湧來卻不顯壓力讓人大呼過癮..
如果你要的是濃郁 , 那ATH的那幾支木殼耳罩絕對是你的菜..尤其是W11R..
Cloud MIX竟也能唱的有模有樣,讓我真的對這支電競耳機刮目相看..
玉置浩二那蒼桑的嗓音帶著豐富的感情..
人生的歷練越多越能領略這份情感..
十多年來 , 這張專輯我聽過不下數十次 , 每一次都能帶給我不同的感動..
Cloud Mix帶給我的是較年輕一些的玉置浩二 , 細節依然豐富..
夜深人靜細細的品味 , 雖然我聽不懂日文 , 卻能從音樂中體會出那股蒼桑 , 如歌如泣 , 音樂果然是沒有國度..
在這張三浦孝仁選曲的Stereo Sound測試片中我選出一首爵士人聲來試聽..
在聲音較細的女聲上Cloud Mix表現相當不錯..
能將高亢的女聲表現的很好 , 聲音的轉折清晰 , 但是我會期待它再柔軟一些..
在這方面ATH算是箇中高手..所謂的”女毒”在那些木殼耳罩耳機下顯露無遺..
Cloud Mix在女聲上算是少了一分甜美 , 但是在伴奏的樂器分離度上板回了一城..
解析力的表現的確是不錯..
說到女聲 , 那就不能忘了陳潔麗這位女歌手 , 她的專輯我有五六張了..
甜美的嗓音 , 良好的錄音 , 是我相當喜愛的一位女歌手..
不論是新歌或是翻唱都有獨到之處..
但是此次試聽我主要不是要聽歌 , 而是要比較耳機的中低頻水準..
在這片CD的錄音中 , 中低頻的表現不是那麼容易過關..
如果你聽到的中低頻偏少 , 或是過量 , 渾鈍不清那都是錯的..
正確應該能聽到飽滿 , 有彈性的中低頻..
有了渾厚有彈性的中低頻鋪陳才能襯托出陳潔麗那甜美的嗓音..
在嚴苛的對照組比較之下 , Cloud Mix的中低頻是可以過關的 , 彈性與量感的表現都不錯 , 有這樣的中低頻特色,相信在電競用途上絕對也是相當過癮的
因為不過量,暫態反應 快,有彈性..
總結:
大家應該很少看到電競耳機拿來聽音樂做主要用途吧,但我要說的是……只要各式音樂都能表現的好,電競一定也不成問題
當然….電競與聽音樂在調音上基本上應該是要有一點不同,所以上面可以看到我對CloudMix的形容很少有用到甜,蜜,油亮這樣的形容詞
因為它較少染色,較為中性的音色相對的也較為百搭,各式的用途表現都能不錯
可別忘了 , 耳機除了外觀之外 , 本質還是要聽音樂..
除非你聽的音樂都是電音 , 這方面我不懂 , 不敢多說..
否則以我上面測試的一些音樂 , 囊括了古典 , 爵士與人聲……….絕對是需要音質的..
混成一團可不行..
看了上面試聽時我的文字敘述 , 你可能會覺得Cloud Mix的表現好像不是頂好 , 還是能找到一些可以加強的部份
但是別忘了 , 它的對照組最少都是它的幾倍以上身價
以上的分享是與這些對照組相比之下的結果 , 也是ab test下雞蛋裡挑骨頭式的將一點點差異放大的挑出來..
有玩音響的朋友就知道 , 聲音差一點點有時往往就要多花很多錢..就算是同廠牌也一樣 , 如果你問我um pro30跟um pro50真的有差很多嗎?我會回答初聽者它們聲音上的差別絕對不如價錢差那麼多..
或許有些人ab test數次還分辨不出來差別呢..
當你在這方面非常講究才會去仔細的分辨其差異點..
回過頭來看看這副電競耳機…什麼?它還是一般人覺得音質可能會較差的電競耳機,以它六千初頭的建議售價來說,我覺得表現是相當不錯..
比起上述一些參考耳機,還得要搭個dac+耳擴,沒搭配好還不見得好聽,藍牙耳機真的方便太多了 , 輕鬆可以得到好聲音..
20小時的續航力 , 比起音質更好的有線連接,我個人寧願犧牲一點點音質來求得絕對的方便性..
無線的牽絆,讓你可以一邊聽音樂一邊在房間裡走動,電話來了也可以通話..
不侷限於玩遊戲,它還能提供給你聽音樂時高品質的音質..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的話 , 希望能幫我在文章左上角點個讚 , 也歡迎加入basic的生活日記粉絲團 , 可以接收更多新的訊息,謝謝
延伸閱讀:
大機機,華為Mate 20X精緻開箱(還有比較少見的大小比較分享)
LG GRAM 14Z980改WD black 500GB SSD及加到16GB RAM分享
LEXUS NX200T改RSR BEST I套裝避震器分享
最新海量Kingston 512 GB micro sd記憶卡開箱測試分享
筆較厲害-Galaxy Note9開箱完整評測(藍牙搖控S Pen , 防水 , 智慧場景辨識 , 雙鏡頭 , 雙光圈)
延伸閱讀
- C/P值非常高的小型RC大腳車-雷拉洛角鬥士(rlaarlo gladiator rog1)開箱分享
- 好玩的ai圖片生成影片app使用分享(ai變臉 , ai親吻 , ai擁抱 , 圖片生成影片)
- Samsung Galaxy Watch也可以跟Vivo當好夥伴(教你怎麼將vivo手機與galaxy watch配對)
- bk8娛樂城:亞洲知名線上娛樂平臺
- 小米50W無線充電車架開箱使用分享(非PRO版 , 有增高墊 , 適合大鏡頭手機 , VIVO三星可參考)
- VIVO 50W無線充電座開箱使用分享
- 好玩的變聲器電腦軟體iMyFone MagicMic分享
- 初探VIVO X200 PRO , 十足的影像旗艦